【侧脑室后角宽度是什么】侧脑室后角宽度是医学影像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常用于评估胎儿或婴儿的脑部发育情况。它指的是侧脑室后角区域的宽度,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或MRI进行测量。该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脑积水或其他神经系统发育问题。
侧脑室后角宽度是指在胎儿或婴儿大脑中,侧脑室后部区域的宽度值。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值应在一定范围内,若超过标准值,可能提示脑积水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该指标常用于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神经发育评估中,是判断胎儿脑部发育是否正常的参考依据之一。
表格:侧脑室后角宽度的正常范围与异常判断
项目 | 正常范围(单位:mm) | 异常判断标准 | 说明 |
胎儿期(孕20-32周) | 10-15 mm | >15 mm | 可能提示轻度脑积水 |
胎儿期(孕32周以后) | 10-12 mm | >12 mm | 可能提示脑积水或发育异常 |
新生儿 | 8-10 mm | >10 mm | 可能提示脑室扩张或脑积水 |
婴儿(1-6个月) | 8-10 mm | >10 mm | 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
注意事项:
- 侧脑室后角宽度的测量需由专业医生进行,且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指标(如脑室大小、脑沟回形态等)综合分析。
- 不同医院、不同设备可能会有不同的参考范围,建议以所在医疗机构的标准为准。
- 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进行MRI或遗传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了解侧脑室后角宽度的意义和正常范围,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神经发育问题,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