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类降压药是什么】ACEI类降压药,全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是一类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心脏疾病的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减轻心脏负担。
以下是对ACEI类降压药的总结性介绍,包括其作用机制、常见药物、适应症、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一、ACEI类降压药简介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
作用机制 |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减少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 |
主要用途 | 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等 |
常见药物 |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西拉普利等 |
优点 | 降压效果稳定,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合长期使用 |
副作用 | 干咳、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异常等 |
二、ACEI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
ACEI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物质,同时也会刺激醛固酮分泌,导致水钠潴留。因此,ACEI可以:
-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 减少醛固酮分泌,降低血容量;
- 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
三、常用ACEI类药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ACEI类降压药及其特点:
药物名称 | 用法用量 | 特点 |
卡托普利 | 12.5–50 mg/次,2–3次/日 | 起效快,但半衰期短,易引起干咳 |
依那普利 | 5–40 mg/日,一次或分次服用 | 半衰期长,服用方便,适合长期使用 |
贝那普利 | 5–20 mg/日 | 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
雷米普利 | 2.5–10 mg/日 | 药效持久,副作用较少 |
培哚普利 | 4–8 mg/日 | 适用于老年人,耐受性较好 |
西拉普利 | 2.5–5 mg/日 | 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 |
四、适用人群与禁忌
适用人群:
- 高血压患者
- 心力衰竭患者
-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蛋白尿者)
- 慢性肾病患者
禁忌人群:
- 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 妊娠妇女(尤其在孕中期和晚期)
- 对ACEI过敏者
-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
五、常见副作用
副作用 | 说明 |
干咳 | 最常见副作用,发生率约10%~20% |
低血压 | 尤其在初始用药或剂量调整时 |
高钾血症 | 由于抑制醛固酮分泌,可能导致血钾升高 |
肾功能异常 | 尤其在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 |
头晕、乏力 | 与血压下降有关 |
六、注意事项
- 使用ACEI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 若出现持续干咳,可考虑换用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氯沙坦);
- 不建议与含钾药物或保钾利尿剂联用;
- 服药期间避免饮酒,以免加重低血压风险;
- 孕妇禁用,哺乳期需谨慎使用。
总结
ACEI类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器官保护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遵医嘱合理用药,才能发挥最佳疗效并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