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并发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常见心血管手术。尽管该技术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风险。了解并识别这些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PCI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总结,包括其定义、发生率及处理方式。
PCI术后常见并发症总结
并发症类型 | 定义 | 发生率 | 常见表现 | 处理方式 |
出血或血肿 | 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液渗出或形成血肿 | 约5%-10% | 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淤青 | 加压包扎、监测、必要时手术干预 |
血管损伤 | 穿刺血管受损,可能导致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 约1%-3% | 局部搏动性肿块、持续性出血 | 超声引导下压迫止血、必要时栓塞治疗 |
心肌梗死 | 术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坏死 | 约1%-2% | 胸痛、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升高 | 立即再灌注治疗、抗凝、溶栓 |
冠状动脉夹层 | 支架植入过程中造成血管内膜撕裂 | 约0.5%-1% | 胸痛、心电图异常、造影显示夹层 | 观察、必要时放置支架或手术 |
肾功能损害 | 术后对比剂使用导致肾功能暂时下降 | 约1%-3% | 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 | 充分水化、避免肾毒性药物 |
过敏反应 | 对造影剂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 约0.1%-0.5% | 皮疹、瘙痒、呼吸困难 | 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停用 |
心律失常 | 术后心脏节律异常 | 约2%-5% | 心悸、头晕、晕厥 | 监测、药物控制、必要时除颤 |
支架内血栓 | 支架内形成血栓,可能导致急性心梗 | 约0.5%-1% | 胸痛、心电图变化、心肌酶升高 | 抗血小板治疗、紧急再介入 |
总结
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患者的个体差异、术中操作技术以及术后管理。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术后随访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