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足底血苯丙酮尿症

2025-08-16 16:41:30

问题描述:

足底血苯丙酮尿症,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6 16:41:30

足底血苯丙酮尿症】一、

足底血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由于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导致苯丙氨酸(Phe)在体内积累,进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该病通常通过新生儿筛查进行早期诊断,而“足底血”指的是采集新生儿足跟血进行检测的方法。

足底血苯丙酮尿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预防智力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严重后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病因、筛查方法、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足底血苯丙酮尿症
英文名称 Phenylketonuria (PKU)
定义 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
发病机制 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苯丙氨酸无法转化为酪氨酸,导致其在血液中堆积
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筛查方法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Guthrie试验)
筛查时间 出生后48小时至7天内
主要症状 智力发育迟缓、癫痫、皮肤湿疹、鼠尿味、行为异常
诊断标准 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120 μmol/L(新生儿期)
治疗原则 低苯丙氨酸饮食、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水平
并发症 智力障碍、精神异常、癫痫、骨质疏松
预后 早期诊断并坚持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筛查意义 早期发现,防止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三、结语

足底血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足底血筛查,可以在婴儿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及时发现疾病,为后续干预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家长应重视新生儿筛查结果,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