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怎么回事】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于颈椎结构异常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刺激,从而影响脑部供血。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的人群。患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眩晕、猝倒等危险情况。
以下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详细总结: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椎动脉型颈椎病 |
发病部位 | 颈椎(尤其是C1-C7) |
主要病因 | 颈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部肌肉紧张等 |
影响血管 | 椎动脉、基底动脉 |
常见症状 | 头晕、头痛、耳鸣、恶心、视力模糊、平衡障碍等 |
高发人群 | 中老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外伤史者 |
二、发病机制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后,穿过颈椎横突孔进入颅内,供应大脑后部及小脑的血液。当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时,如骨刺形成、椎间隙变窄或颈椎不稳定,可能导致椎动脉受压或扭曲,进而影响血流,造成脑供血不足。
三、典型症状
症状 | 描述 |
头晕 | 多为旋转性或阵发性,活动颈部时加重 |
头痛 | 多位于后枕部或颞侧,常与头晕同时出现 |
视力模糊 | 可能伴随眼前黑蒙、闪光感 |
平衡障碍 | 行走不稳,易跌倒 |
耳鸣、听力下降 | 与内耳供血不足有关 |
恶心、呕吐 | 常伴随头晕出现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 说明 |
体格检查 | 包括颈部活动度测试、椎动脉压迫试验等 |
影像学检查 | X线、CT、MRI可观察颈椎结构变化 |
血管造影 | DSA可明确椎动脉是否受压或狭窄 |
超声检查 | 颈部血管超声可评估血流情况 |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保守治疗 | 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牵引、药物治疗(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物) |
康复训练 | 颈部肌肉锻炼、姿势矫正、理疗等 |
手术治疗 | 对于严重受压、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减压 |
生活调理 | 改善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运动等 |
六、预防建议
- 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
- 定期活动颈部,做颈部拉伸操。
- 注意枕头高度,选择适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
-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增强颈椎稳定性。
- 避免颈部受凉,注意保暖。
总结:
椎动脉型颈椎病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了解其成因、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降低并发症风险。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