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是检查什么的】血沉,全称“血沉速率”或“红细胞沉降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体内是否存在炎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虽然它不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指标,但作为辅助诊断工具,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血沉是什么?
血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小时),将抗凝血液置于垂直的玻璃管中,红细胞因重力作用逐渐下沉,形成红细胞柱。通过测量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可以判断血液中是否有异常变化。
二、血沉的作用
作用 | 说明 |
炎症监测 | 血沉升高常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如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等。 |
感染评估 | 在细菌感染时,血沉可能明显升高。 |
自身免疫病筛查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沉可作为参考指标。 |
肿瘤排查 | 某些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血沉升高。 |
疾病活动度评估 | 在慢性疾病中,血沉的变化可用于判断病情是否处于活动期。 |
三、正常范围与异常值
指标 | 正常范围(单位:mm/h) |
成人男性 | 0–15 |
成人女性 | 0–20 |
儿童 | 0–10 |
老年人 | 可能略高,一般不超过30 |
注意:不同实验室的参考值略有差异,具体应以医院提供的标准为准。
四、影响血沉的因素
- 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月经周期等。
- 病理因素:如感染、炎症、贫血、肾病综合征等。
- 其他因素:如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脱水状态等。
五、血沉的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
- 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之一,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 在慢性疾病的随访中,血沉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局限性:
- 血沉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严重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 它不能单独用于确诊某种疾病,只能作为辅助参考。
六、总结
血沉是一项简单、快速的血液检查,能够反映身体内部的炎症状态和某些慢性疾病的活动情况。尽管其特异性不高,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建议结合其他检查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