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介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简称CAVB)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完全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跳动,心室由自身的起搏点(如房室结或心室内的异位节律点)控制,导致心率缓慢且不规则。该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药物影响、先天性异常等。
以下是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总结性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概述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与心室之间电信号完全无法传递,导致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工作。心室的跳动频率通常较慢,可能低于40次/分钟,容易引发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二、病因
病因类型 | 具体原因 |
心脏疾病 | 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
先天因素 |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 |
药物影响 | 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
外伤或手术 | 心脏手术后、外伤损伤房室结区域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头晕、乏力 |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
晕厥 | 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氧 |
呼吸困难 | 心功能下降,肺淤血 |
心悸 | 心室异位节律引起的不适感 |
无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 说明 |
心电图(ECG) | 显示P波与QRS波群完全分离,PR间期不固定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记录24小时心律变化,评估症状与心律的关系 |
心脏超声 |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寻找潜在病因 |
心导管检查 | 用于复杂病例,明确传导阻滞部位 |
五、治疗措施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药物治疗 | 仅用于临时稳定病情,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
临时起搏器 | 用于急性发作或术前准备 |
永久起搏器植入 | 适用于慢性或反复发作患者 |
病因治疗 | 如治疗心肌炎、停用相关药物等 |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但若未处理,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 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
-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传导阻滞的药物;
- 出现头晕、晕厥应立即就医。
总结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复杂,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对于有相关症状或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脏健康评估,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