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五项检查什么】免疫组化五项检查什么?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简称IHC)是一种在病理学中常用的检测技术,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识别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帮助医生判断病变性质、确定肿瘤类型及预后评估。常见的“免疫组化五项”通常指的是在临床中较为常用且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五个标志物。下面是对这五项检查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用途和意义。
一、免疫组化五项检查
1. CK(细胞角蛋白)
- 作用:用于区分上皮来源的肿瘤与间叶源性肿瘤。
- 常见类型:如CK7、CK20等,不同亚型可用于不同部位的肿瘤鉴别。
2. ER(雌激素受体)
- 作用:常用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检测。
- 意义: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对内分泌治疗有效。
3. PR(孕激素受体)
- 作用:与ER类似,也用于判断激素依赖性肿瘤。
- 意义:联合ER可提高对内分泌治疗反应的预测准确性。
4. 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作用:在乳腺癌、胃癌等中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
- 意义:HER2阳性者可能适合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
5. Ki-67
- 作用:反映细胞增殖活性,是评估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 意义:高表达提示肿瘤生长快、预后较差。
二、免疫组化五项检查一览表
| 检查项目 | 英文缩写 | 主要用途 | 临床意义 | 
| 细胞角蛋白 | CK | 判断上皮来源肿瘤 | 区分肿瘤类型 | 
| 雌激素受体 | ER |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 | 内分泌治疗依据 | 
| 孕激素受体 | PR |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 | 与ER联合判断疗效 | 
| HER2受体 | HER2 | 乳腺癌、胃癌 | 靶向治疗参考 | 
| Ki-67 | Ki-67 | 各类肿瘤 | 评估增殖活性 | 
三、结语
免疫组化五项检查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不过,具体选择哪些项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以及临床需求来决定,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
以上就是【免疫组化五项检查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