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手术是什么】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急症,尤其在婴幼儿中较为多见。它指的是一段肠道像“折叠的袖子”一样滑入相邻的另一段肠道内,造成肠腔阻塞、血流受阻,严重时可能引发肠坏死甚至穿孔。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肠套叠的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时间,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如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失败或病情较重时,通常需要进行肠套叠手术。
一、肠套叠手术概述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肠套叠手术是通过外科手段将套叠的肠道部分恢复到正常位置,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
适应症 | 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怀疑肠坏死或穿孔、复发性肠套叠等。 |
手术方式 | 常见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 |
目的 | 解除肠道梗阻,恢复肠道通畅,防止进一步损伤。 |
风险与并发症 | 包括感染、出血、肠瘘、再次套叠等。 |
二、手术过程简述
1. 术前准备: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X光)、血液检查、禁食等。
2. 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3. 手术路径:
- 开腹手术:通过腹部切口进入腹腔,找到套叠部位并进行复位。
- 腹腔镜手术:通过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微创操作复位。
4. 术后处理:观察恢复情况,逐步恢复饮食,预防感染。
三、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
项目 | 内容 |
住院时间 | 通常为3-7天,视恢复情况而定。 |
饮食恢复 | 术后初期以流质为主,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
活动指导 | 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 |
复查安排 | 术后需定期随访,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
四、总结
肠套叠手术是一种针对肠道套叠的紧急治疗手段,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开腹和腹腔镜两种,术后需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与活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治疗可有效避免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