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ffmann征是什么】Hoffmann征是一种用于神经系统检查的体征,常用于评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或锥体束病变。该征象由德国神经学家奥古斯特·霍夫曼(August Hoffmann)提出,因此得名。Hoffmann征的出现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异常,如脑卒中、脊髓病变或多发性硬化等。
以下是对Hoffmann征的详细总结:
一、Hoffmann征的定义
Hoffmann征是指在检查过程中,轻叩患者的中指指尖时,若拇指和食指出现不自主的屈曲动作,则为阳性反应。这种反应被认为是锥体束受损的表现之一。
二、检查方法
1. 患者体位: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手臂自然伸直。
2. 操作步骤:
- 检查者用拇指或手指轻叩患者的中指指尖。
- 观察是否出现拇指和食指的快速屈曲动作。
3. 判断标准:若出现上述动作,则为Hoffmann征阳性。
三、临床意义
项目 | 内容 |
阳性意义 | 提示锥体束损伤,常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
常见疾病 | 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脑肿瘤等 |
鉴别诊断 | 需与其他锥体束征象如巴宾斯基征、查多克征等结合判断 |
阴性结果 | 多见于正常人或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
四、注意事项
- Hoffman征的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神经系统体征综合判断。
- 个别健康人也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分析。
- 在儿童或老年人中可能出现生理性反应,需谨慎判断。
五、与其他锥体束征的区别
征象 | 描述 | 是否阳性提示 |
Hoffmann征 | 轻叩中指指尖,拇指与食指屈曲 |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
巴宾斯基征 | 刺激足底外侧缘,大脚趾背屈 | 锥体束损伤 |
查多克征 | 刺激小腿后侧,足部内翻 | 同上 |
六、总结
Hoffmann征是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体征之一,主要用于评估锥体束功能状态。其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仔细操作,避免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