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的适应症】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用于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再输回体内,以维持组织供氧。其在危重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源性休克、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等患者。
ECMO的适应症范围广泛,但并非所有重症患者都适合使用。因此,明确适应症是合理应用ECMO的关键。以下是对ECMO适应症的总结,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类整理。
一、ECMO适应症分类总结
适应症类别 | 具体适应症 | 适用情况 |
急性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氧合指数<100mmHg,且常规机械通气无效 |
严重肺炎、肺水肿、吸入性损伤 | 呼吸机参数过高,存在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 | |
心源性休克 | 心肌梗死、心肌炎、术后心功能不全 | 心输出量不足,血压难以维持,需循环支持 |
心脏骤停 | 非创伤性心脏骤停 | 在CPR基础上,尝试ECMO支持恢复自主循环 |
术后支持 | 心脏手术后、肺移植后 | 心肺功能暂时无法恢复,需要过渡到自体功能恢复 |
新生儿/儿童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 常规治疗无效,需长期氧合支持 |
婴幼儿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 心肺功能未完全恢复,需辅助支持 | |
其他 | 严重中毒、溺水、电击伤 | 心肺功能短时间内严重受损,需紧急支持 |
二、ECMO使用的注意事项
虽然ECMO在危重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应用也存在一定风险和限制。例如:
- 出血与凝血障碍:抗凝治疗可能导致出血;
- 感染风险:长期置管增加感染机会;
- 设备依赖性强:需要专业团队支持,操作复杂;
- 资源消耗大:ECMO耗材昂贵,对医疗资源要求高。
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ECMO时,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预后及治疗目标,避免过度使用或延误治疗时机。
三、结论
ECMO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适用于多种危重病状态下的心肺功能支持。然而,其适应症的选择必须基于严格的临床指征和个体化评估。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ECMO能够显著提高部分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原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