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是什么意思】血管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血管狭窄或阻塞的医疗设备,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它通过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液正常流动,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脏供血情况,降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一、
血管支架是一种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小型管状装置,通常由不锈钢、钴铬合金或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医生会将支架通过导管送入狭窄的冠状动脉,然后展开支架以支撑血管壁,保持血管通畅。这种技术被称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简称支架术)。
支架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根据材质不同,支架可分为裸金属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ES)和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其中,药物洗脱支架因能减少再狭窄风险,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二、表格:血管支架分类与特点
类型 | 材质 | 特点 | 优点 | 缺点 |
裸金属支架(BMS) | 不锈钢 | 最早使用的支架 | 成本低、操作简单 | 再狭窄率较高 |
药物洗脱支架(DES) | 钴铬合金 + 药物涂层 | 涂有抗增生药物 | 显著降低再狭窄率 | 需长期服用抗凝药 |
生物可吸收支架(BVS) | 可降解聚合物 | 可被人体逐渐吸收 | 无永久金属残留 | 成本高、使用时间短 |
三、适用人群
-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
- 心绞痛反复发作且药物控制不佳者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部分情况)
- 有症状的血管病变患者
四、术后注意事项
- 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等指标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支架移位或损伤
通过了解血管支架的基本概念、类型及适应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并配合医生进行术后管理,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