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是怎么回事】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是一种在使用含碘造影剂进行影像学检查后,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它通常发生在接受血管内造影、CT增强扫描或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尤其是在已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危人群中更为常见。
CIN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造影剂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虽然大多数情况下CIN是暂时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的肾功能恶化,甚至需要透析治疗。
一、造影剂肾病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造影剂肾病 |
英文名称 |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 |
定义 | 在使用含碘造影剂后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伤 |
常见检查 | CT增强、冠脉造影、血管造影等 |
高危人群 |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脱水、老年患者等 |
发病时间 | 通常在造影后24-72小时内发生 |
临床表现 | 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无症状或轻度不适 |
诊断标准 | 血清肌酐升高≥0.5 mg/dL 或 ≥25% 的基线值 |
治疗原则 | 对症支持治疗、补液、避免进一步肾损伤因素 |
预防措施 | 充分水化、选择低渗或等渗造影剂、控制基础疾病 |
二、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与处理建议
1. 术前评估:对有肾功能不全或高风险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血肌酐、eGFR等指标。
2. 充分水化:在造影前后给予静脉或口服液体补充,有助于稀释造影剂并促进排泄。
3. 选择合适的造影剂:优先使用低渗或等渗造影剂,以降低肾毒性风险。
4. 避免联合用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可能加重肾损伤的药物。
5. 监测肾功能:术后密切观察尿量和血肌酐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6. 必要时透析:对于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临时透析支持。
三、注意事项
- CIN通常为自限性,多数患者在数天至一周内恢复。
- 若患者已有慢性肾病,CIN可能会加重病情,需特别关注。
- 医生应在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病史及用药情况。
通过合理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查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