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是什么病】再障,全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较为常见,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一、什么是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由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不足的一种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乏力、易感染、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三联征。
二、再障的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再障可分为以下几类:
分类 | 病因 | 特点 |
原发性再障 | 不明原因 | 多为特发性,无明确诱因 |
继发性再障 | 药物、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 | 如氯霉素、苯类化合物、肝炎病毒等诱发 |
遗传性再障 | 遗传因素 | 如范可尼贫血等 |
其他 | 免疫异常、放射线暴露等 | 与免疫系统紊乱或环境因素有关 |
三、再障的症状
再障患者因血细胞减少,常出现以下症状:
症状 | 表现 |
贫血 | 疲劳、头晕、心悸、面色苍白 |
感染 | 发热、反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 |
出血 | 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量多 |
其他 |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情绪低落 |
四、再障的诊断方法
再障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检查:显示全血细胞减少。
2. 骨髓穿刺:确认骨髓增生低下。
3. 排除其他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4. 免疫学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异常。
五、再障的治疗方法
再障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方案: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说明 |
支持治疗 | 轻度患者 | 包括输血、抗感染、止血等 |
免疫抑制治疗 | 中重度患者 | 如环孢素、抗胸腺球蛋白等 |
骨髓移植 | 重症患者 | 适用于年轻、有合适供体者 |
新型药物治疗 | 无法移植者 | 如艾曲波帕等新型促造血药物 |
六、再障的预后
再障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 轻度再障:多数患者经治疗可稳定,生活质量良好。
- 重度再障: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 骨髓移植:成功率高,但存在排异反应和感染风险。
七、预防与注意事项
1.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苯、杀虫剂)。
2.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
3.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病毒感染。
4.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异常。
总结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退导致的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其病因复杂,治疗手段多样,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