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怎么引起的】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较为多见。它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属于真菌性口腔炎。了解其病因有助于家长更好地预防和护理。
一、
鹅口疮的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母亲产道感染、喂养方式不当等。此外,婴儿自身抵抗力差也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若发现孩子口腔内有白色斑块、进食困难、哭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二、表格:小儿鹅口疮的常见原因及解释
序号 | 原因 | 说明 |
1 | 免疫力低下 |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真菌感染 |
2 | 口腔卫生不良 | 不注意口腔清洁,导致细菌滋生 |
3 | 长期使用抗生素 | 抗生素可能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平衡,诱发真菌感染 |
4 | 母亲产道感染 | 如果母亲在分娩时患有念珠菌感染,婴儿可能在出生时被传染 |
5 | 喂养方式不当 | 如奶瓶、奶嘴未彻底消毒,或母乳喂养时母亲乳头不洁 |
6 | 激素类药物使用 |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 |
7 | 环境潮湿闷热 | 婴儿所处环境湿度过高,有利于真菌繁殖 |
8 | 营养不良 | 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抵抗力 |
三、预防与护理建议
- 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可用干净纱布轻轻擦拭口腔;
- 奶瓶、奶嘴每次使用后应彻底清洗并高温消毒;
- 注意母亲乳头清洁,哺乳前后可用温水清洗;
- 避免滥用抗生素,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增强婴儿营养,提高免疫力;
- 若确诊为鹅口疮,应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等。
通过了解鹅口疮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家长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