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肿是什么】“象皮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淋巴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或身体某部位的持续性肿胀,皮肤变厚、粗糙,严重时可影响正常活动。该病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与丝虫感染密切相关。
一、
象皮肿,又称“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系统受阻或受损,导致体液在组织中积聚而形成的慢性肿胀。常见于下肢,也可出现在上肢、乳房或阴囊等部位。其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增厚、弹性下降、局部肿胀不消退等。该病多由丝虫感染引起,尤其在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较为普遍。
治疗以控制感染、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为主,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二、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象皮肿 |
英文名称 | Elephantiasis / Lymphedema |
病因 | 淋巴系统受阻或损伤;常见于丝虫感染(如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
常见部位 | 下肢、上肢、乳房、阴囊等 |
症状 | 肿胀、皮肤增厚、弹性差、易感染、疼痛等 |
发病地区 |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非洲、南美等 |
诊断方法 | 临床检查、超声、血液检测(如微丝蚴检查) |
治疗方式 | 抗丝虫药物、抗生素、淋巴引流、物理治疗、必要时手术 |
预防措施 | 防蚊灭蚊、保持个人卫生、早期治疗感染 |
并发症 | 皮肤溃疡、反复感染、功能障碍等 |
三、小结
象皮肿虽然听起来令人畏惧,但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发地区,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