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主要参与免疫反应,特别是在对抗寄生虫感染和调节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是指在全部白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的比例,通常通过血常规检查得出。
该指标的正常范围一般在0.5%~5%之间,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实验室的标准而略有差异。当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过敏、寄生虫感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反之,如果比率偏低,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或应激状态有关。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嗜酸性粒细胞比率的相关信息,以下是一个简要总结及参考数据表:
项目名称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
英文名称 | Eosinophil Percentage |
检查方式 | 血常规检测(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正常参考范围 | 0.5%~5%(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 |
升高常见原因 | 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哮喘、皮肤病、某些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降低常见原因 | 病毒感染、严重细菌感染、应激状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
临床意义 | 反映机体免疫状态,辅助诊断过敏、感染及某些慢性疾病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需结合其他血常规指标(如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总数等)综合判断。若发现异常,建议进一步做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