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问答 >

浅表淋巴结触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凉拌菜花575

浅表淋巴结触诊】浅表淋巴结触诊是临床体检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系统异常。通过触诊可以了解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压痛及是否融合等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触诊目的

目的 内容
判断是否有肿大 淋巴结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评估性质 质地(软、硬)、活动性(固定或可移动)
确定有无压痛 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观察形态 是否融合、边界是否清晰

二、触诊部位

部位 说明
颈部 包括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颈前、颈侧等
腋窝 上肢外侧与胸壁交界处
腹股沟 大腿根部内侧
锁骨上窝 胸骨上方两侧
胸骨旁 胸骨两侧区域

三、触诊方法

步骤 操作要点
体位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手法 使用手指指腹轻柔滑动触摸,避免用力挤压
顺序 按一定顺序进行,防止遗漏
对比 双侧对比,观察是否有不对称情况

四、正常淋巴结特征

特征 描述
大小 通常小于1cm,多为0.5~0.8cm
质地 软而有弹性
活动度 可活动,无粘连
压痛 无压痛或轻微压痛
形态 边界清楚,呈椭圆形

五、异常淋巴结特征

特征 描述
肿大 明显增大,可能超过1cm
质地 可硬如石或柔软如橡皮
活动度 固定,不易推动
压痛 明显压痛,提示炎症或感染
形态 不规则,边界不清,可能融合

六、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说明
避免暴力操作 防止损伤组织或引起不适
观察全身表现 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记录详细 准确记录触诊结果,便于随访
患者配合 提前沟通,取得患者理解与合作

通过系统的浅表淋巴结触诊,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后续检查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掌握正确的触诊技巧和判断标准,是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