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腹部疾病。这项技术能够帮助医生获取腹腔内的液体样本进行分析,或者通过引流减轻患者症状。以下是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供医护人员参考。
一、术前准备
1. 患者评估
在进行腹腔穿刺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保患者没有禁忌症,例如严重的凝血障碍或大量腹水导致的严重低蛋白血症。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并获得其书面同意。
3. 选择穿刺点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腹部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选择下腹部两侧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作为穿刺部位。
4. 消毒与铺巾
对选定的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使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剂涂抹至少两次。然后铺无菌洞巾,确保操作区域清洁无菌。
二、操作步骤
1. 局部麻醉
使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皮下注射,形成局部麻醉效果。注意避免过深注射以免损伤内脏器官。
2. 穿刺针插入
持穿刺针沿预定方向缓慢进针,当感觉到突破感时表明已进入腹腔。此时应暂停操作,确认针头位置是否正确。
3. 抽液或引流
接上注射器或引流管开始抽取腹腔积液。如果是为了减压,则需控制速度,防止快速放液引起循环障碍。
4. 标本保存
抽取的腹腔积液应及时送检,用于细胞学检查、生化分析等。
三、术后处理
1. 拔针后按压
完成抽液后,迅速拔出穿刺针并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几分钟以止血。
2. 观察与记录
让患者平卧休息一段时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记录穿刺过程中所见及结果。
3. 后续护理指导
嘱咐患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告知下次复诊时间。
注意事项
- 穿刺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切勿盲目操作。
- 若发现异常情况(如出血不止、剧烈疼痛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需特别注意安全防护。
以上便是腹腔穿刺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希望每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此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